第153章:就这?时代变了!(1 / 2)

就在整个东宁岛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之时,霍县也在面临一个选择。

霍县,快要撑不下去了!

作为盐城的使者,青梅道人又一次来到了县衙之中。看着眼前这有些破败的县衙,心里感情也很是复杂。

霍县和盐城类似,虽然名义上只是一县之地,实则有一郡之地那么大。

霍县和盐城一样,都是最近八百年来新开拓的地方。

霍县名下有六十个乡镇,一千三百多个村子,全盛时期总人口接近一百五十万!

每一个乡镇的统治者都是一家道观。

每一家道观里面,都最起码拥有道士层次的传承。

光是一个小小的霍县,就有着至少五十位道士!

这样的实力,全方位碾压此前的盐城。

所以,此前梅花道迁徙之时的考虑对象,既有霍县也有盐城。

甚至当时的盐城,如果不是青梅道人坚持的话,根本不会列为备选。

可是如今呢?

如今的盐城,先后击败了卿族胡氏,然后又击败了朝廷的大军,马上就要独立成为封君了。

再看看眼前的霍县,越发的衰落了。

巢国唯一一支仅存的玄级道兵,就在霍县之外,随时准备出手。

这支玄级道兵,乃是巢国的底蕴所在,是当年巢国的初代国君留下来的底牌之一。

这支玄级道兵,只从公族之中进行选拔,每一位都拥有士人层次的血脉,同宗同源。

十余名道兵联手,再加上他们身上携带的血脉神兵,就能短暂的与大夫抗衡。百余名道兵联手,再加上更厉害的血脉神兵,就能短暂的与卿相抗衡。

这支道兵全盛之时有八千之众!

那个时候,每一位道兵都有配套的神兵、宝甲。

可是,这一支道兵的维护费用实在是太贵了。

当年巢国可是有一百多个郡,如今呢?也就几十个,国力衰弱了,八千道兵都养不起了。

当年吴国围攻国都之前,道兵还有五千,可是那一战之后,道兵就只剩下了三千!

如今缝缝补补,道兵数目还有三千六百之众。

别看只有三千六百,可是灭杀卿相如屠狗尔。

只不过,这样的道兵,即使不动,每天消耗的资源也是海量的。

一个士人,每天哪怕什么都不做,起码也得吃个十斤以上的肉,几十斤的大米。如果这个士人每天坚持训练,把自己训练的精疲力竭,那就得吃更多的肉,还需要药浴、食疗。

如果这个士人,倾尽全力配合身上的神兵,激发体内的血脉之力,那么事后想要恢复,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源,还需要大量的时间。

毫不夸张的说,这一支玄级道兵对巢国的重要性还要超过历代国君本人。

国君死了就死了,只要道兵还在,巢国最强的力量就在!、

国君昏庸就昏庸,无所谓!

国君就算是被执政给杀了,只要执政表面工作到位,然后让新一代国君继位,那么巢国也乱不了。

可一旦眼前这支道兵出问题,那巢国就真的要面临灭国危机了。

如今的巢国,是个真正的穷逼小国。

道兵能不动就不动,所以,自从受命以来,这支玄级道兵,只做威慑之用,只要局势没有出现大的变化,这支道兵就不会出手。即使真的出现了巨大变化,这支道兵也未必会出手。

一旦这支道兵消耗太重,可能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,这么长时间,隔壁的吴国又不是傻子,到时候吴国又该发大军包围巢国了,和强大的吴国比起来,眼下的霍县算个啥?姜华又算个啥?

不过,有着玄级道兵撑场子,现场的其他五只黄级道兵的军心士气都挺不错的。甚至很多士兵,去年刚来的时候有一种赶紧打仗,打完了回家过年的错觉。

虽然霍县的实力很强,经过这次围攻,一下子炸出来不少隐居的道士,加在一起道士数目都过百了,甚至隐藏的羽士都炸出来一位,但面对五只黄级道兵,一支玄级道兵以及十万大军包围的局势,依然很是无力。

霍县治下的六十多个乡镇,如今只剩下一半还在霍县掌控范围之内,剩下的一半已经丢了!

看着眼前的青梅道人,坐在上首位置的苍柳道人也有些不是滋味。

什么时候,霍县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,当年的小小盐城,都不被霍县放在眼里的!

这么说也不对,当初国君发布灭道令的时候,霍县也曾经考虑,要不要救援盐城,最后得出结论:尽力把姜华给救出来,保下一支血脉。实在救不下姜华的话,就直接救下一个庶出的支脉也行。

可是如今短短半年时光,一切就变了!

强者和弱者之间的身份,变了!

曾经的强者,变成了如今的弱者。

曾经的弱者,变成了如今的强者。

要是在过去,盐城使者到来,怎么都不至於让他这个霍县实际控制者亲自接见。

可是如今呢?

不仅他亲自到来,连带着很多师兄弟以及唯一的师叔(隐居羽士)都来了。

再看看面前这位青梅道人,气场强大,极其自信,即使没交过手,也能明显的感觉到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。

苍柳道人观察青梅道人的时候,青梅道人也在观察他。

这一刻,青梅道人也在感慨:就这?

所谓的霍县,就这么点儿实力吗?

羽士就只有一位?

借助宝物和秘法暂时能抗衡羽士的,感觉也就只有三位左右的样子。

道士倒是蛮多的,可道士在高端战场上没啥用啊!

其实霍县的实力,已经不算弱了,一位隐藏的羽士,三位自我牺牲直接身合极品法宝的道人,再加上天衍道人推演出来的诸多阵法、宝物,加在一起,都能短暂抗衡四位卿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