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1 章

何支书对林眠在教学方面很有信心。毕竟他的两个孙子在林眠的辅导下,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,所以林眠提出的建议他也会好好考虑。

“说吧,小林,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?”何支书笑眯眯地说道。

“我私以为这个学校不只是面对六七岁的适龄儿童招生,毕竟村里还有很多十几岁了却只会学写自己名字的孩子。只要是有意向受教育的人,都可以成为我们学校的学生。”林眠正色道。

“可是,家长们也不会愿意送这么大的孩子来读书。不仅是学费的问题,而且十几岁都是家里半个劳动力了,有谁会做这种赔钱买卖。”何支书为难。

“我在城里认识一个大伯,他一直十分支持孩子们的教育。我之前和他写信时,告诉他我们村里要建小学,他可赞成了,说受过教育的孩子以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,还说要给我们村里赞助呢。”

“他自己是孤寡老人,原来当工人攒的钱也不舍得花,老了之后就想为社会多做些好事。他愿意承担三个老师每人每月十五块的工资,还想为学校建立一个奖学金制度,奖励刻苦学习,成绩优异的学生。”

原来村支书定的计划就是每个孩子一年出3块钱学费,可村里所有家里有条件上学的孩子都不超过70个。即便村里再给每个老师5块每月的补贴,平摊下来老师每个月的工资都堪堪超过十块,十五块的工资对老师们来说只多不少。

“村里只需要提供校舍,其他费用由我大伯出,孩子们也不需要交学费了,成绩好的还可以赚钱补贴家用。”

林眠自然不会有什么支持教育的大伯,她只是想有个正当的理由赞助村里的孩子,毕竟村里人对她一直不错。她也不求能改变多少,但只要有一个因为她可以上学,考出这个小山村,这件事就是有价值的。

何支书一下蒙了,还没想到会有愿意为他们村的孩子们出学费的人,毕竟这个年代大家都不富有。不过林眠平时穿得都挺朴素,他也没怀疑林眠头上。

“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儿吗?”何支书咽了一口唾沫,面对这样的好事有些难以置信。

“是的,他老人家年纪大了,也没有子女,就喜欢孩子们。听到孩子们的朗朗书声,不知道有多高兴。”林眠答应道。

“他在信里已经把老师们上半年的工资寄过来了,这里是270块钱,他嘱咐我一定要交给负责人员。”林眠掏出一个信封,递给了何支书。

“这,这样真的可以吗?”何支书语无伦次。

“何支书,您就收着吧,不要辜负老人家的一片好心。”顾代曼帮腔道。

经过一番客套后,何支书勉强收下了钱。三人出来,除了王雷对收入的提高而兴奋不已,林眠和顾代曼相视一笑,两人继续去为学校刷墙。

“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伯,这钱是你出的吧。”在路上,顾代曼问道。哪儿会有这种好心人,除了林眠又会是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