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节(1 / 2)

庶长子 邈邈一黍 2803 字 14天前

就连嫡弟出生的那一天,他也在姨娘担忧的目光下,完成了每日必须完成的任务。

现在魏时还想再给自己加加码,时不我待,府内府外所有的变化,都给了他一种紧迫感。

如果说以前是稳稳当当的往前走,那他现在更像是被人抽了一鞭子,或者说是打在身上的鞭子一直没停,让他不断的加快速度,飞奔起来。

“行吧,你不去,那我也不去了。”黄学林恹恹的道,肯定是因为知县那个刚出生的小儿子,小伙伴才会连出去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。

他家里是开酒楼的,他爹虽然纳了姨娘,但是家中并没有庶子,而且他还是他们老黄家的独苗,对于嫡庶之争这些事儿之前没怎么关注过,但是小伙伴碰到的这事儿,实在是尴尬。

要是之前没被当做嫡子教养还好,可是在正儿八经的嫡子出生之前,整个燕县的人,都以为魏时就是魏知县的嫡长子,而且还是独子,恐怕魏时自己也被蒙在鼓里了。

但是魏知县真正的嫡子出生以后,立马就放出话来,魏时不是正室夫人所出的嫡长子,而是姨娘所出的庶长子,刚刚出生的这个,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。

这就很尴尬了,要不是马上学堂就开课了,黄学林都想着去知县家里走一趟。

说实在的,学堂里的饭菜虽说是相对清淡了一点,但绝对不简陋,有鸡蛋、有豆腐、还有萝卜和冬笋,除了味道寡淡一些之外,没别的毛病,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中午留在学堂吃饭,而不是大老远回家一趟。

跟后世学生吃饭的时候一样,也都是三三两两的搭伴,很少会有人落单,也不会全都挤在一块儿。

魏时和黄学林交情好,基本上都是他俩搭伴,不过这次刚端着饭菜坐下,陆陆续续就围过来了不少人。

“一块儿吃吧,我功课上有个问题想要请教魏兄。”

“先生老是嫌我这字练不好,魏兄也给我提点意见呗。”

“过年这么长时间没见面,我都想魏兄了。”

“今日学堂的小炒做的不错。”

……

何秀才教书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一个班里,毕竟大家年龄不同,基础也不一样,魏时所待的这个班级,相对而言是基础最好的一个班级了,同样人数也不多,总共才只有十三个人而已。

但就是这十三个人,之前用午膳都是三三两两的坐着,如今却是以魏时为中心,整个围成了一个小圆圈。

圣人言,食不言寝不语,对于这些半大的少年来讲,在学堂里倒是没必要遵守这个规矩,用膳的时候,聊天是常有的事情,但是也没像如今这样,你一句,我一句,压根儿就没有停歇的时候。

大家颇有默契,谁也不提魏知县嫡子出生的事情,有讨论圣人言的,有把过年的乐事儿拿出来说一说的,甚至还有把自己被爹爹打手心的事情拿出来说的,卖惨图人一乐。

在这样的氛围里,魏时积攒了很久的烦闷,突然就消散了不少。

之前他总把这些同窗当做是小朋友,如今却是这些小朋友们在使劲儿安慰他。

魏时眼眶发热,整颗心又酸又涩,好像都要冒泡泡了。

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,魏时尽量语气自然地跟他的同窗们交流,没什么大不了的,没什么是不能过去的。

显然,魏时控制情绪的能力是不过关的,最起码在这一群关心他的同窗们眼里是不过关的。

眼眶微红,哪怕声音已经极力压制了,也仍旧带了一点点的哭腔。

同窗多年,谁瞧见过魏时这副模样,样貌好、学问好、家世好、性情好,这样的人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。

在这个小小的学堂里,哪怕没有什么神童之名,魏时也照样‘虏获’了一大批人的心。

这群半大的少年都还是小萝卜头的时候,就进了学堂。

不乏有哭鼻子的小家伙,尤其是在何秀才相当严厉的情况下,更不乏调皮捣蛋、喜欢打架斗殴的小家伙,还有在家里头做惯了小少爷,什么都不会,吃个饭都会把瓷碗打碎的小家伙。

魏时在学堂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就是‘小大人’、‘老好人’,哄孩子可比严肃的何秀才顺溜多了,再加上颜好,哪怕刚上学堂没几天,大家人都没有认全呢,就都已经记住了魏时这个乐于助人的小哥哥/小弟弟。

等小萝卜头们慢慢长大,魏时的天资和自制力让他的功课在何秀才这儿是最好的。

学生时代,成绩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看中的,更何况魏时不只是成绩好,对大家还不藏私,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去问他。

至于家世,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闪光点,在燕县哪还有比知县更大的官儿。

如今,所有人都知道了魏时是魏知县的庶长子而非嫡子,十岁左右的少年们,已经晓得人情世故了,知道这对魏时来说,影响有多大,倘若嫡母不慈的话,未来就更不好说了。

甭管是比魏时年龄大的,还是比魏时年龄小的,这些年来,魏时在他们心里头都已经是大哥哥一样的存在了,出类拔萃、德才兼备,是榜样,也是一座让人仰望的高山。

所以大家才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慰魏时,只能用这样笨拙的方式希望魏时可以高兴一点。

第3章

魏时的心情确实有转好,他毕竟多活了一世,又早在出生之时,便明晓了自己的身世,不管是对父亲,还是对母亲,感情上都是有所保留的。

不可能像是在上一世一样,对父母双亲的感情毫无保留。

现在看来,谨慎一些,确实是能够让自己少受到些伤害,倘若他没有前一世的记忆,这会儿指不定崩溃成什么样了呢。

白姨娘住的院子很小,而且还不是单独住一处院子,而是同周姨娘一起,不过周姨娘的年岁比魏仁还要大上一岁,也没能生下个一儿半女,所以这些年来在府上一直活得都像个透明人一样,很容易被人忽略。

魏时都已经十岁了,自然不可能跟姨娘住在一块,六岁之前他都是住在母亲的院子里,六岁之后就有了自己的小院子,紧挨着前院,方便去找父亲讨教功课,也方便出府。

自打嫡弟出生以后,他一应的待遇都从嫡子降成了庶子,好在,那处院子没被收回去,否则的话,待在犄角旮旯里没什么,就是怕待的地方不清静,也不自在。

哪怕重活一世,在学习方面,魏时也大都沿袭了上一辈子的习惯和方法,写文章、练字、看书……这些都要在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下,才能够集中注意力。

当然不是说过于喧杂了,就没办法进行这些事情了,而是效率天差地别。

至于背书,魏时还是习惯性的要放声读出来,让他不出声去记忆这些东西,记得不牢固不说,关键是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。

所以魏时还挺庆幸可以保留住自己的那处小院子,既清静又自在。

母亲那边,在父亲已经发话的情况下,魏时也没有跑过去自讨没趣,不过姨娘那边儿却是要常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