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郁气(1 / 2)

国士 衣山尽 1730 字 2个月前

孙元军中的中下级军官都是明朝山西太原镇的老人,当初,即便孙元作为一个穿越者,有着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见识和先知先觉,在战略和对大势的估计上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。可具体到如何带兵,如何作战的细节上,已经是个外行。

所以,再这半年时间里,他在训练士卒的同时,也虚心地向手下学习这个时代的军事规则。

不过,宁乡军实在太弱小,很多东西也用不上。这次好不容易遇到卢象升,这可是一支将近十万人的大军啊。这次能够进入明朝大军的老营,自然要好好观察观察。

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的表现,后勤如何运转,平日如何训练,甚至营盘如何布置,都有很多讲究。

孙元听了朱玄水的话,心中虽然抑郁,却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。

这一看,却是大摇其头。

表面上看来,明军老营归置得整齐有序,营中纵横交错无数道笔直的驰道,看起来叫人精神一振,可这样做却是不对的。

据费洪说他们太原镇军扎营盘的时候,营中的通道都不会弄成这样,而是七扭八拐,没有规律可言。当初,孙元大为不解,问这又是何故。费洪解释说,如果营中通道笔直有序,如果敌人偷营,可以很轻易地就杀到中军大帐。反之,敌人就算冲进营中,要想见着主帅,也得大费周章。

孙元甚以为然。

不过,如今看卢象升的营盘看起来整洁是整洁了,却大违用兵之道。

按说,卢象升也是个知兵之人,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,没道理的啊!

摇了摇头,孙元有仔细观察起明朝的士兵,这一看,心中更是不安。

在营中走了大约一壶茶工夫,孙元很轻易地看出这老营里的士卒分属于不同的体系。其中装备最好,战斗力最强的应该是辽东兵,这些士卒多大衣甲鲜明,武器精良,看起来个个也高大,士卒的营养不错;其次应该是卢象升的天雄军,据真实历史记载,这批士兵的骨干是河北兵,但士兵都来自湖广,装备比起辽东兵来差上一大截;最差劲的是南直隶的卫所兵,这些人都穿着破旧的鸳鸯战袄,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穿着棉甲,很多人手上的兵器都是绣迹斑斑,红缨枪上的红缨都掉光了。

士兵来源混杂,又归属于不同的体系,要想统合在一起,估计也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情。而且,这些军队看起来军纪好象都不怎么样,有人在营地里散乱地走着,有人在帐篷里大声吆喝着吃酒耍钱……看起来,倒像是一个武装旅行团。

孙元有些疑惑,这么烂的军队究竟是怎么取得这一场滁州大捷的,没道理啊?

或许,农民军更烂吧?

想到这里,孙元又开始回忆起去年在凤阳时农民军的情形,因为没有见过贼军在战场上的表现,他也没办法做出判断。至于清流关大战,那是偷袭。不是战场上正面对垒,也不能说明什么?

心中若有所思,不觉就走到一座硕大无朋的大帐篷前面。

门口立着几个健壮的卫兵,看他们模样,倒像是精锐勇士。更叫孙元感到惊奇的是,这几人都穿着七八品的武将官服,显然是有些来历的。

这几个侍卫一开口,却是满口油滑的北京口音:“哟,原来是朱千户来了,快快快,范尚书和卢督师正等你您呢!这位可是冒功的孙千户。”

这几人说起话来嬉皮笑脸,倒像是在衙门里打滚多年的老吏,而不是军人。

听到这几个侍卫说自己的是冒功,孙元皱了一下眉头,旁边的朱汀也是满面怒容。

朱玄水一拱手,和气地微笑道:“正是大河卫宁乡千户所的孙千户,说起来这位孙千户也是个有趣之人,以后大家同在军中效力,各位弟兄还得多关照。”

有个正七品的侍卫笑嘻嘻地说:“既然朱大哥你这么说了,那还存在什么问题。找个时候,咱们一起喝台大酒,乐呵乐呵,想不到这他娘江南冷成这样,比京师还冷。若不是想来这里捞点功勋,谁他娘肯来这么遭这个罪。您等着,我这进去禀告帐里的两位爷。”

“别忙。”朱玄水一把拉住那人,低声问:“里面情形如何?”

那侍卫笑道:“还能怎么着,你是厂卫出身,这个孙千户是你一立推荐的。范尚书人家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,看你们早就不顺眼了,须小心点。”

这人说起话来,大声武气,也不怕里面的人听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