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(1 / 2)

护花状元在现代 梁少 2094 字 2个月前

肢体触碰的瞬间,一阵炽热的阳光气息无限逼近君铁缨,其平静的心不禁泛起了一丝波澜,从小到大,还从来没有一个男人这么靠近自己。当然,君铁缨也早有心理准备,既然选择了萧阳当自己的陪读保姆,自然免不了这些事了。

坐在轮椅上,君铁缨眸子静静地看着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树,蓦然间脸庞绽放出萧阳从未见过的笑意。

似乎这个地方,她已经在梦中来了很多次。

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。”君铁缨轻声喃喃道出了这八个字。

“没想到现在竟然能够听到一个年轻人说出复大校名的来历,正是难得啊。”一道沉稳的声音在两人的身旁响起,萧阳投目看过去,一名穿着西装的中年人,戴着金边眼镜,神色有一丝惊诧地落在君铁缨的身上,上前了几步后,中年人忍不住询问一声,“你可知道这句话的出处?”

君铁缨淡淡声回答,“《尚书大传·虞夏传》”

中年男子顿时似乎来了兴趣,“你是不是本校的学生?”

君铁缨看了眼男子,没有应答。

中年男子这才发觉自己的唐突,不好意思地笑了下,“抱歉,我失礼了,我自我介绍一下,我叫傅易峰,复大历史系的教授。”

“你便是傅易峰先生?”

君铁缨平静的眼眸露出了一丝异色。

君铁缨是历史系的新生,自然对复大历史系有多少的了解,复大历史系的教授中,这位傅易峰的学术成就是最高的,他在复大历史系的地位,无人可撼动。也是不少历史系新生崇拜的偶像,曾经有人戏称,傅易峰教授便是一本会移动的上下五千年。

没有他不知道的历史。

傅易峰哈哈一笑,开玩笑地道,“没想到我这头顶半秃的老头还有人认识啊。”

君铁缨不禁莞尔,这位傅先生并无一些名人的傲气,反而挺平易近人的。

不过,站在君铁缨身后的萧阳已经目光警惕地盯着傅易峰了。他可是时刻牢记着白素心的叮嘱,在白素心的重点提醒条例中,有一条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————“在学校中,可能会有人以各种借口接近铁缨表妹,碰上这样的情况,你必须赶紧采取行动,将这些图谋不轨的人都扼杀在摇篮之中。”

眼前,多么明显的情况啊!

“素心姑娘果真有先见之明。”萧阳眼神带着一丝鄙夷地看着傅易峰,心底暗忖着,“都一把年纪了,竟然还一肚子坏水,妄想老人吃嫩草,还自称叫兽?这是什么称谓?唉,上班第一天就得干活了。”

萧阳一边暗忖,一边嘀咕盘算着应该用什么办法将这个中年‘叫兽’扼杀!

此时,君铁缨眼眸柔和轻笑,“我是大一历史系的新生,君铁缨。”

“你是君铁缨?”这回轮到傅易峰惊讶了,认真地打量着君铁缨,“上海的文科状元,打破文科总分记录的天才少女君铁缨?”

“天才只是一个付出的汗水比别人多一百倍的普通人罢了。”君铁缨淡淡回答。

傅易峰眼眸露出了几分赞赏,同时略显兴奋地道,“以你的成绩,完全可以进入炎黄的最高学府,没想到你竟然报读了复大,而且还选择了历史系。”

君铁缨淡然回答,“我不喜欢京城,而复大,对我来讲也有着特殊的意义。”

傅易峰没有追问,也没有去惊讶君铁缨竟然是坐着轮椅,反而是有意无意地跟她提起一些关于历史的知识,让傅易峰惊喜的是,这个女孩对历史有着非常深厚的了解以及独特的见解,有时候竟然还能让自己感觉茅塞顿开,豁然开朗之意。

而君铁缨本对历史非常感兴趣,如今遇上了在历史界极具权威的傅易峰,话匣子打开,同样感觉受益匪浅。

两人越聊越投机,完全将君铁缨身后的萧阳晾在一旁了。

萧阳心中的危机感越来越浓烈,“不行不行,这样下去,还没来得及扼杀就得萌芽了。这等邪恶的风气必须要打压下去!”

当两人聊到了宋朝的历史时……

“咳咳……”一道非常不适宜的咳嗽声音响起。

傅易峰一怔,抬眼,这才注意到了君铁缨身后的萧阳,不由微笑道,“这位同学也是复大的学生吧。”

萧阳摇了摇头,“我只是负责接送铁缨的伴读书童。”

“伴读书童?”傅易峰愣神。

不过,他甚是不解的是,这位自称伴读书童的人,看着自己的眼神似乎有一丝的不善。

萧阳此时呵呵一笑,脸庞拱出一副笑容看着傅易峰,“傅‘叫兽’,刚刚听你说,对宋朝的历史了解得非常透彻对吧?”

傅易峰尽管不明白萧阳为什么会出此一问,不过,他可是这方面的权威,自然当仁不让地点了点头。

“听说你号称没有不知道的历史?”

傅易峰呵呵摇头一笑,“外面谬赞罢了。”

谬赞?谬赞你还这么得意?萧阳撇了撇嘴,显然挺不屑。

“好。”萧阳突兀道,“介不介意我考考你?”

“考我?”傅易峰的眼镜险些要跌了下来,有些哭笑不得,从来都是自己考人,还真没人敢出题来考自己。

此时,君铁缨一脸的古怪神色,没有出声。

“没问题。”傅易峰微笑着回答。“你出题吧。”

难得遇上这么有意思的小伙子,自己也不在乎让他考考。

生活有时候需要点乐趣。

“你知不知道宋朝宋仁宗时期的第三位殿试状元是谁?”萧阳直接开口。

闻言,傅易峰脸庞的笑容顿时僵硬了起来。

宋仁宗时期的第三位殿试状元?

傅易峰心头轻震,以他对宋朝历史的了解,还真的发现过这一奇异的事情,宋仁宗时期第三次科举考试的时候,史书上记载着的,唯有榜眼探花,却惟独消失了个状元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