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节(1 / 2)

明朝女人 简梨 4235 字 2个月前

“大明是一个神奇的王朝, 它不像以往的封建王朝一样遵循着开国、盛世、平庸、衰落的大致规律, 它更像是一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。明明前一秒还稳稳当当, 后一秒就要掉落高空, 摇摇晃晃看得人心惊胆战, 然后突然又保持住平衡。所以, 我私下给它取了个名字——神奇续命王朝。在危难之时,总有人担负起家国重任,挽救大明江山。”

“前两次我们讲了于谦和张居正。于谦在外敌入侵的时候, 力挽狂澜, 组织北京保卫战, 击退外敌;重立新帝, 保存国祚, 他对王朝有续命之恩。张居正锐意变法,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,缓和社会矛盾,令大明再延续百年。这两个人都是臣子,是士大夫阶层的精英。人们都说不是英雄人物造就了历史, 而是历史选择的英雄人物。除了臣子, 皇族也有锐意进取,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。咱们这次讲的皇族人物却不是皇帝、藩王,而是公主。想必大家都猜到了——镇国公主!当然, 说句题外话,明朝的皇帝都很有个性,可讲性不必镇国公主低, 下次开专题的时候,咱们再说。”

主持人话音刚落,就有嘉宾起哄这是打广告,“拒绝广告,真诚合作。”

主持人配合搞怪,逗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。

这是一期科普栏目,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丰富,很多人愿意去了解古代历史,了解老祖宗留下的瑰宝。火爆一时的文化节目《讲史》开了一个明朝专题,收视率很高。主持人难得用平常人的口吻讲述历史故事,历史是泛黄的纸片和残砖烂瓦吗?不,历史是不需要艺术加工就足够精彩的辉煌篇章。

《神奇续命王朝》这个角度很独特,选取了几位在历史转之际,开辟新途的关键性人物。今天讲到了让很多人,尤其是女性热血沸腾的人物——镇国公主。

“今天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用镇国公主来称呼她,这个封号的确霸气。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父亲原本给她的封号是坤仪,不如镇国霸气,但已经是封建王朝背景下,一个父亲给女儿难得的疼爱与礼遇。坤,是大地之德,仪,是天下典范。镇国坤仪公主身为崇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,崇祯皇帝十分疼爱她,经常带着她处理政务,比教导太子还用心。所以当他病倒之后,镇国公主才能第一时间站出来,挑起那风雨飘摇的江山重担。”

“咱们节目的主题已经强调多次了,力挽狂澜这个词也被我用烂了。可事实就是如此,面对汹涌而来的局势,犹如大海波涛,赤手空拳的人要这样的本事才能挽救这如波澜壮阔气势汹汹、如波涛般无孔不入,如波涛般让人无力的局面。”

“崇祯年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候。北方有新崛起的少数民族后金,对北方边境产生很大威胁,甚至一度打到都城之下。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,历史又可追溯千年,从西周时候的犬戎开始,游牧名族强盛的时候常常取代中原王朝。往近了说,还有真正取代中原王朝的元。所以不可小瞧了后金的威胁,这是第一。”

“然后是南方的倭寇,万历年间曾经繁茂的对外贸易已经停止,只因倭寇骚扰。”主持人话音未落,有一位嘉宾接口道:“所以才有那么多网友十分喜欢明朝,觉得明朝霸气,‘不割地,不赔款,不和亲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’。要我说我最喜欢明朝的,大约是他对倭寇……嗯,对外敌的态度,是封建王朝中第一个摆明车马与倭寇战斗到底,决不妥协的王朝。”

好吧,这两国之间交好、交战的历史都太长,很多人对那个国家、那个民族生理条件式的反感。

主持人笑了笑,继续自己的话题,“除了外敌之外,还有内乱。当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四面开花,严重威胁中央权利。还有宗室的沉重负担,几乎拖垮了王朝财政。明朝宗室制度之前我们已经详细说过,这里就不重复了,这是雄才大略明太/祖的一个失误。再有就是对武将的不信任,频繁改变用兵方案,擅杀武将,让正在对外战争的明朝苦不堪言。”

“针对这五个问题,镇国公主提出了‘崇祯五条’专门解决这五个问题。崇祯五条用崇祯皇帝的年号命名,却与他毫无关系,是她的女儿提出来的,当时崇祯皇帝重病昏迷,朝政交托在镇国公主和当时还是太子定安皇帝身上。这是中学历史书上的重要考点,很多朋友都知道。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则在崇祯五条是镇国公主提出来的,他是当时的太子,日后的定安皇帝提出来的。”

“大家请看大屏幕,我整理了一些当时的资料,有官方史官的记载,也有当时在朝的文人笔记,也有在野的文人记载。官方和在朝官员的记载都是‘旨出于主’,这个‘主’指的就是镇国公主,其他出自定安皇帝的政策,大家通常用‘旨出于上’来描述。以前咱们历史走进了一个误区,好像官方的东西都不可信,都是经过‘可恶’的上位者修改过的东西,只有民间文人笔记才是真正的历史,由此产生出许多野史。”

“别开玩笑了,对待历史事件,真正参与其中的人写下的东西不可靠,反而是中下层那些听风是雨的文人臆想的东西可靠?研究风俗习惯可能要研究民间传说,才子笔记,可若是研究历史事件,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值得相信。”

“崇祯五条的作用自不必说,镇国公主和定安皇帝用手中刀兵为它的实施杀出一条血路,而崇祯五条也确实挽救了倾颓的江山。”

“接下来就是定安之治和康和之治了。这两位皇帝当政,创造了盛世,而这些盛世的创造,都离不开镇国公主的辅佐。史书上有明确记载‘主有功勋’,这是当时的皇帝和大臣,对镇国公主功劳的明确承认。”

“定安皇帝幼年就开始参与朝政,国家的重任压在小男孩瘦弱的肩膀上,他承受的压力不可想像。咱们后人研究历史,不能把帝王将相当成外星人,他们也是血肉之躯。想想咱们工作加班,就是一个部门的事务都累的头发直掉,压力爆表,更别说一个国家压在一个八岁的孩子身上了。”

“幸亏定安皇帝有镇国公主辅佐,镇国公主比定安皇帝大两岁。注意啊,史书上说的是大四岁,不过当时古人讲究的是虚岁,生下来算一岁,跨年算一岁,镇国公主的生日在十一月,所以当她才三个月大的时候,人们就称她两岁了。就是这两个中学都没上的小女孩、小男孩儿,出台了崇祯五条,挽救江山。是不是又受到会心一击,觉得人比人得死,货比货得扔?”主持人调侃在场嘉宾和观众,被善意起哄,演播室内,一片欢声笑语。

主持人笑道:“不开玩笑,不开玩笑,之所以能青史留名,不正是因为他们有过人之处吗?都说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可他们是以群体的形象亮相历史舞台的。历史舞台上闪耀的星星,则是那些精英人物。咱们常听一句话‘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’,儒家对中国文明启迪,社会文化体系形成的作用不可代替。我觉得化用到这里也是合适的‘天不生英雄,万古如长夜’,历史上那些关键人物、精英人物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进步。”

“说到这里,必须说一个严肃的话题了,那就是历史观。该用怎样的态度来看待历史?从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来看,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。但在关键节点上,也有杰出人物的非凡贡献。看任何问题都该辩证来看,一味强调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,否认杰出精英人物的贡献,显然不符合逻辑。只看到精英人物的贡献,忽视慢慢长河中的主力军,也是错误的。咱们学历史,为的不仅仅是猎奇,听一段故事,而是为了那句‘前车之鉴,勿蹈覆辙’。”

“话题回到镇国公主身上,这位公主在政治上的功绩不仅仅是崇祯五条而已,定安之治和康和之治也有她辅政的功劳。镇国公主从十岁接触朝政,到六十岁才隐退,兢兢业业为她的祖国奉献五十年,不说功劳,就是苦劳也盖过了大多数人。显然镇国公主比她的弟弟更懂得调节压力,她主持朝政这么多年,也没耽误她休养生息,镇国公主也是出了名的长寿,一直活到九十七岁才去世。传说她死的时候,耳聪目明,并无病痛,含笑而终。”

“镇国公主晚年,我说的是康和四十年,明肃宗朱和坻当政的第四十个年头,他把年号从康和改成了大盛,理由是国家在他的治理下重新繁荣昌盛起来。国家经济飞速增长、政治清明、文化繁荣、百姓富裕。当时镇国公主曾反对过,后来朝臣、皇帝意见一致,执意改了年号。镇国公主就说‘唐皇旧事,殷鉴不远’。唐皇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,他也是改年号的皇帝,开元年间是明君,改元天宝之后就仿佛变成了昏君,后经安史之乱,唐朝从此由盛转衰。镇国公主预言,明朝也会这样。”

“这个预言没错,虽然明肃宗在位只有四十五年,大盛这个年号只用了五年,可是他的继位者明思宗却走上了唐明皇的老路。宠信宦官,重用锦衣卫等特务机构,示意杀害文臣武将,最终导致明朝灭亡。”

“因为给宦官封爵,让锦衣卫转职入朝臣体系是由镇国公主首创的,所以明末文人把国家灭亡的原因找到了镇国公主身上。依我看,这是极其不公平的,明思宗最宠爱的宦官也不敢在镇国公主跟前放肆,是镇国公主死后才暴露了野心,这其中可定有镇国公主威慑压制的功劳。当然明末文人的给镇国公主扣的黑锅,等到新中国成立就被摘下来了。明末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充分,进入质变阶段,经过百年阵痛,才有我们如今的新中国。这些都是后话,与镇国公主无干,这里就不多讲了。”

“镇国公主一生辅佐四位帝王,挽救国家命运,抵御外敌入侵,发展王朝经济,改革宗室,安抚百姓,让国家重新安定下来,进入高速发展期。晚年投身公益,建立了官督民办的妇女组织、老年人组织和孤儿院系统,鼓励‘百工’发展,督促建立城市卫生系统,为我国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”

“借用著名历史学家君年四的话来说,七分功三分过,卿之功,功在千秋,卿之过,瑕不掩瑜。”

第134章 燕王妃

1368年, 大明洪武元年。汉人终于赶跑了在国土肆虐九十年的蒙古人, 新的王朝诞生了!汉人再也不是四等人, 再也不用被人无故欺凌。

正月初四, 过年的喜气还没散净, 京城早已净水泼街, 黄土垫道,街面上清扫得干干净净。有官爵人家也喜气洋洋打扮整齐,静静听着皇城传来的礼乐钟声。

就在今天, 吴王殿下登基为帝啦!

徐府众人围坐在正厅, 等着他们的父亲回来。

这里正是征虏大将军徐达的府邸, 大将军夫人谢氏穿着诰命服端坐上首, 她在默默对丈夫效忠的新王朝表示尊重, 也时刻准备着被宫中贵人召见。

大儿子徐允恭却坐不住, 在屋外走廊上来来回回的走动,时不时看一眼门口的方向,又看一眼皇城的方向,努力从依稀传来的礼乐声中, 猜测开/国大典进行到哪一步了。

柳娘端坐在谢氏身边, 握着她汗津津的手道:“娘,你把大礼服卸下来吧,您还怀着孩子, 宫中贵人不会这个时候召您进宫的。”

在这寒冬腊月的时候,谢夫人脸上却有汗珠滚落,咬牙道:“不行, 我得等你爹回来。”

“娘,您想差了。”柳娘不着痕迹看了一眼走廊上急躁的徐允恭,靠近谢夫人耳边,如同平常女儿在母亲身边亲昵撒娇一般,道:“在这大喜的日子,您若是能给父亲诞下儿子,比什么礼都让父亲高兴。”

谢夫人听了女儿这无心之言,心中一动,放松下来,任疲惫一拥而上,不再忍受腹部疼痛。

“大哥!大哥!快来,娘要生了!”柳娘高声唤道。

“什么!”徐祖辉而今只是十几岁大半大少年,哪里经历过妇人生产的事情,急得手足无措,“怎么办?怎么办?”

“大哥,别着急。我先扶娘进产房,你在外面照应着,爹不在家里,咱家只有你一个男丁啊!”

看着妹妹期盼的眼睛,徐允恭努力让自己镇定,挺着单薄的小胸膛道:“妹妹放心,我就在外面!等娘生了弟弟妹妹,我去给爹爹报喜!”

柳娘在侍女的帮助下扶着谢夫人往产房而去,且不顾丫鬟婆子的阻拦,亲自入了产房,指挥谢夫人生产。

“出去!出去……啊……不是你……来……”谢夫人疼得话都说不清楚,还是不停示意女儿出去,未婚小女儿怎么能进产房。不说污秽,看着这血淋淋的场面,日后还敢生孩子吗?

“娘!你放心生产,爹说过我是将门虎女,有他镇守,什么都不怕。我就在产房守着您,一定让您平安生下弟弟。”柳娘握着谢夫人的手,让她咬着布团,手在她肚皮上按摩,指挥她调节呼吸。

产房里只有谢夫人和柳娘两个主子,谢夫人已经疼得没有神志了,柳娘在徐府一向威严,说的话几乎和徐达一样有效用。虽然不合常理,但主子怎么说,奴婢们怎么做。才刚刚从蒙古人的刀锋铁骑下侥幸活命的人,无比珍惜眼前的安宁日子。

柳娘接生已经是熟门熟路了,只是为了掩饰,她只是指挥谢夫人呼吸,帮她缓解情绪。看着谢夫人疼得扭曲的脸庞,柳娘不禁一叹,“做女人真苦啊。”

柳娘此生有幸,投胎做了大明开国大将徐达的女儿,未受元末明初这乱世的折磨。徐达后院关系简单明了,徐达的原配夫人张氏生育长子徐允恭,后因产后疾病而亡。柳娘的亲生母亲谢夫人乃是谢再兴幼女,朱文正妻妹。在徐达原配张夫人过世后,由而今的皇帝许配给徐达做继室。除了这一前一后连个正妻之外,徐达只有一个妾室孙氏。

而今府上子女就徐允恭和柳娘两人,或许还要算上谢夫人腹中快要出世的孩子。可孩子少不代表徐达内宠少,常年在外行军打仗,生理需要和应酬来往决定了他身边的妾室犹如过江之鲫。也幸好徐达有着农民儿子的朴素观念,正妻是用来尊敬的,外面逢场做戏的女人绝不带进家门。这样的行为不仅赢得谢夫人一片真心,更引得世人赞他重情重义。